1990年,我国宣布国内首台彩超诞生

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2023-04-21

1983 年日本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超,1986 年美国也研发出了彩超。博士后期间,我和课题组成员大概花了两年时间,在 1989 年完成了国内第一台彩超的研发工作。这也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成功研发出彩超的国家。——陈思平

如果在学校做研究,一般有了科研成果,发表完论文,可能也就结束了。但在深圳不一样,企业博士后的优势就在于,可以将科研成果马上转化为生产力。1987 年 12 月,我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,进入浙江大学成为浙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第一个博士后。那时候我国高档医疗器械完全依赖进口,价格极昂贵,我博士课题是关于医学彩超的研究,目标是填补我国当时的空白,做出我国自己的彩超。所以博士后期间,我一直在找项目,想进一步深入研究我的博士课题。但当时学校条件有限,我博士后的科研经费只有 2 万元,很难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。当时正好有机会到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安科)调研,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彩超研发。公司当时派人到美国学习了两年,想合作做这个项目,但没有成功。公司领导就问我能不能加入他们的项目,在国内一起来做这个项目。后来我和安科及浙江大学商量,看博士后课题能不能在企业完成。浙大和安科都非常支持这个想法,这应该也是我们国家比较早的关于企业博士后的雏形。我进入安科,担任了彩超开发课题组的组长。

1989 年,陈思平(右)与由他主持研制的国内第一台彩超。研发的过程很艰辛,那时候我们全部研发人员都是加班加点,周末也几乎不休息。当第一幅彩超图像出来后,大家都很兴奋,我们国家自己的彩超终于要在我们手里创造出来了!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有很高的门槛,彩超研发出来后,需要做临床实验进行验证。按照规定,彩超需要在 3 家三甲医院进行 100 例临床实验,才能投入生产。我们当时想在广州找一台进口彩超做对比实验,令人惊异的是,整个广州市竟没有一台彩超。后来好不容易在一家医院,找到港商送的一台彩超,我们就用它来进行对照实验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在全国知名的心血管医院北京阜外医院进行临床实验。记得一位超声医生说,有了自己的彩超,我们等于多了一双眼睛,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东西。同时我们超声医生的地位也提高了,因为心脏手术是否成功,要靠我们彩超检查说了算。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其他电子仪器不同,要求很严格。除了 100 例临床实验之外,还要做很多专业测试。经过重重检验之后,才能获发许可证和注册证。因此,到了 1990 年,我国才正式宣布第一台彩超研发成功

1990年2月12日,武汉市医疗器械研究所出具检验报告。
1990年3月9日,中国科学报报道
1990年12月9日,科技日报报道

1990年12月26日,《ASU-01C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》产品标准被评为深圳市优秀企业产品标准。

1991年4月,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检验报告。

1991年5月30日,安科公司提交医疗器械在产产品鉴定情况登记表,7月29日,国家医药管理局准予认可。

1991年11月18日,《ASU-01C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》荣获深圳优质产品称号。
我国彩超从研发转变为产品后,国外进口彩超的价格一下降低了三分之一。安科彩超占领了当时四分之一的国内市场,不少基层医院也用上了彩超。现在国内不少知名医疗器械公司的高管、骨干,很多都有在安科工作的经历,安科当时在总经理陶笃纯领导下,除了研发我国第一台彩超,还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核磁共振,“以产为进”(即国产代替进口)为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填补空白,做出了卓越贡献。所以人们称安科为 " 国内医疗器械的黄埔军校 "。

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彩超后,国家就将一些 " 九五 "" 十五 " 攻关项目交给我们来做。我们又继续做了彩超第二代、第三代等提升工程。1992 年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

1992年11月,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
就是这样一位教授,不仅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彩超,并且无意中还创造了三个 " 第一 ":第一个到企业完成博士后课题,第一个到深圳工作的博士后,第一个由国家人事局分配到基层高新技术企业的博士后。
注:此文中文字资料参考并引用深圳晚报,作者孙霞、王博,原标题为《深圳口述史|陈思平:推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助力深圳医学学科破冰》,并经陈思平教授指导。图片资料由安科档案室提供。